查看原文
其他

狮子头、罗汉肚、燕子尾的正宗干驿锅盔,来一个?

2017-11-16 尹芳 天门发布

早上5点,天刚蒙蒙亮,在干驿镇晴滩市场一角,64岁的“锅盔刘”正在摊子上做早市准备。


“锅盔刘”真名刘雪兵,土生土长的天门干驿人,因为做了一辈子锅盔,卖了一辈子锅盔,烤出的锅盔外酥里嫩,远近闻名,同行和食客们便送了这样一个外号给他,真名反倒无人叫了。


面是凌晨4点起床就在家里发好了带来的,只见“锅盔刘”有条不紊地将面团搓条、抹油、加盐,刷上特制的糖浆水,撒上厚厚一层青蒜苗,再一层层卷起来,切成小块,拉成长方形,一面沾满芝麻,麻利地往烧得滚烫的炉膛里一贴,慢慢烘烤。


“锅盔刘”这个称号确实不是白叫的,在干驿镇面点界算得上鼎鼎大名,正儿八经的荆州地区“三级面点师”。


刘师傅从22岁开始在供销社餐馆拜师学艺做锅盔,到如今已经整整42个年头。据说在干驿,以前要学这门手艺是很辛苦的,入门后帮师傅扇炉子、发面、醒面就得一年。碰上一个愿意用心教的师傅不容易,毕竟,做锅盔这行,学好了就是安身立命的资本。就像“锅盔刘”,一辈子成家立业、养儿育女全靠着这小小的锅盔。


早上六点多,店铺陆陆续续开了门,买菜的、卖菜的人来人往,晴滩市场渐渐热闹起来。刘师傅的第一炉锅盔也新鲜出炉了,热腾腾香喷喷地摆出来,马上就被等候已久的几个食客瓜分完毕。年轻人一个锅盔夹上一根油条,一边吃一边匆匆赶路;年长的老人家花三块钱买上一个锅盔,配上二两白酒,有滋有味喝上一顿“早酒”,这一天都心满意足了。


平日里,在天门其他地方买锅盔,基本都是2元一个,唯独干驿镇的锅盔就要卖三元。刘师傅说,这也是有渊源的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整个天门县的锅盔都是6分钱2两票(粮票),只有干驿镇的锅盔卖7分钱2两票。贵出的这一分钱贵在哪里呢?


原来,干驿镇的锅盔是很有说头的。刘师傅说,当年卖7分钱时,干驿锅盔出炉熟重必须2两8钱,现在则是5两5钱。品质方面,讲究的是满麻(芝麻沾得密密满满,吃着特别香)、面硬(面要发得好)、起层(一层一层卷起来,口感丰富)。出炉的锅盔更是要如同“狮子头、罗汉肚、燕子尾”:头部层层堆叠像狮子头、中间烤到鼓起来像罗汉肚、尾部要又薄又脆像燕子尾,两面焦黄,香气四溢,才称得上是一个传统、标准的“干驿酥麻锅盔”。

新鲜出炉的干驿锅盔▲


刘师傅家的锅盔,随着干驿镇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,从一个7分、1元、2元,到3元,价格翻了无数倍,品质和名头却一直流传了下来。现在,年过花甲的“锅盔刘”和老伴守着小小的摊子,每天做50斤面就收摊。唯有春节前后,在外的干驿人纷纷回家过年,不仅要来街上过足锅盔瘾,解解一年来的思乡之情,离家时更要买上几十个带走,那才是夫妻俩最忙的时候。一天下来竟要做几百上千个,虽然累得精疲力尽,心里却是无限欢喜的。

客人订制的长锅盔,4元一个▲


如今,干驿镇的锅盔早已名声在外。不管走到哪里,天门人聊起家乡必要回味下锅盔,聊起锅盔必要讲一讲干驿锅盔。这小小的锅盔,不再只是这个城市最有风味的特色小吃,它已和天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天门人。

本期编辑:鄢静


近期精彩阅读

又到蒋场菊花收获时~

岳口汉江发现胭脂鱼,保证你没见过

下周末,一大波天门人将涌向这里,小编为你提前踩点……

要不了多久,天门这里将诞生一个国家湿地公园!

牛!这个80后天门人把自己的产品卖给知名连锁便利店

航拍大片!在天门沉湖发现深秋的踪迹,简直太美了!

天门城区新增16个港湾式公交候车亭,以后再也不怕等公交了

@天门人,不久的将来,你可能住在4A级景区里~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